50ETF期权结束交易的方式主要有三种,分别是到期行权、到期失效和提前行权(这里提前行权严格意义可归为提前平仓的一种特殊情况,为方便理解,我们按常见表述,把提前结束交易统称提前平仓)公富网配资,下面咱们就详细唠唠这几种方式。
(1)到期行权
到期行权,就是期权到期的时候,期权的权利方(买方)选择行使权利。比如,你买了认购期权,到期时50ETF的价格高于行权价,你就可以行使权利,以行权价买入50ETF,然后在市场价卖出,赚取差价。
(2)到期失效公富网配资
到期失效,就是期权到期的时候,期权的权利方没有行使权利,期权就失效了。比如,你买了认购期权,到期时50ETF的价格低于行权价,你肯定不会行使权利,这时候期权就失效了,你损失的是之前支付的权利金。
(3)提前平仓
提前平仓,就是期权到期之前,你选择把期权卖掉。这是最常见的方式。为啥呢?因为市场是瞬息万变的,你可能觉得行情不对,或者你已经赚够了,就会提前把期权卖掉公富网配资,锁定收益或者减少损失。
从历史数据来看,大约10%的期权会到期行权,20%的期权到期归零,而近70%的期权是提前平仓的。提前平仓是期权交易中最主要的结束方式。
展开剩余62%@财顺期权
时间价值:期权价值的“隐形杀手”
对于50ETF期权的权利方(也就是买方)来说,随着合约到期日一天天临近,期权的时间价值会像沙漏里的沙子一样,逐渐减少。时间价值是什么呢?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期权因为还有时间而具有的一种额外价值。比如说,一张还有很长时间才到期的期权合约,市场价格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波动空间,所以它就有一定的时间价值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离到期日越来越近,这种波动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,时间价值也就越来越低。
在临近到期日的时候,期权的权利方手里持有的虚值合约和平值合约,价值会慢慢归零。虚值合约,就是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,行使期权权利肯定不划算的合约;平值合约,就是标的资产价格和期权约定的价格差不多的合约。这两种合约的内在价值本来就是零(内在价值就是行使权利能立刻赚到的钱),时间价值又逐渐降低到零,所以到期的时候,期权权利方就会损失全部的权利金(就是你买期权花的钱)。这就提醒投资者,虽然期权的权利方拥有权利,但这个权利是有“保质期”的,过了期就没用了。
市场变化:提前平仓的“幕后推手”
市场就像一个变化莫测的舞台,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。期权投资者就像舞台上的演员,得随时根据剧情调整自己的表演。就算是那些把期权当成“保险”来用的套保者,也会根据市场的变化,调整自己使用“保险”的数量。比如说,一个投资者买了股票,又买了认沽期权来给股票“上保险”,防止股票价格下跌。如果股票价格一直很稳定,或者开始上涨了,他可能就会觉得不需要那么多“保险”了,就会提前把一部分认沽期权平仓卖掉,减少成本。这也是为什么近70%的期权合约会以提前平仓的方式结束交易。而且,这些提前平仓结束交易的期权,在存续期内可是为股票资产提供了保护的,发挥了很大的作用,可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“没有价值”。
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更好地理解50ETF期权交易结束的三种方式公富网配资。
发布于:广东省第二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